成语:国家大事
拼音 guó jiā dà shì
解释 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例子 普通一般学者,只在书斋里打圈子,对于~则不闻不问。 郭沫若《王安石》
语法 作主语、宾语;指与国有关的事情
典故
与国家利益有关的大事。
《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三国演义》第八回:“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郭沫若《王安石》:“普通一般学者,只在书斋里打圈子,对于国家大事则不闻不问。”也作【国家大计】。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鲁迅《知难行难》:“那时似乎并不谈什么国家大计。”
近义词 国家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