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圣人无常师
拼音 shèng rén wú cháng shī
解释 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出处 唐·韩愈《师说》:“对人无常师,孔子师剡子、苌弘、师襄、老聃。”
典故
唐.韩愈《昌黎先生集.师说》(卷一二):“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宏、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原意是德才至高至上的人如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他们善于向各有所长的人学习,以丰富完善自己。
后用以劝勉人虚心求学,谁有长处都应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