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 |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无立足之地。 |
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
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
水火相济,盐梅相成 |
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
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旱,通“悍”。比喻因祸致福。 |
水流湿,火就燥 |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
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
指谈论到某人,某人恰巧来了。 |
说时迟,那时快 |
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