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一,不知其二 |
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
知人知面不知心 |
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
只重衣衫不重人 |
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 |
置之死地而后快 |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
置之死地而后生 |
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
众人拾柴火焰高 |
比喻人多力量大。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
饱汉不知饿汉饥 |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
饱人不知饿人饥 |
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
半部论语治天下 |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
兵在精而不在多 |
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
不能登大雅之堂 |
形容不够文雅。 |
不念僧面念佛面 |
不看僧面看佛面。 |
不见棺材不下泪 |
比喻不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肯死心。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
不是冤家不聚头 |
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
朝闻道,夕死可矣 |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成也萧何败萧何 |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
秤砣虽小压千斤 |
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