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财不露白
拼音 cái bù lù bái
解释 露:显露;白:银子的代称。旧指有钱财不能泄露给别人看。现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不在人前显露。
出处 明·海瑞《驿传议·无策》:“使客谓有此官银也,廪粮夫马,百计折乾。俗谓财不露白,今露白矣,孰能保群盗仗戈夺之?”
例子 俗话说,~。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2回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不显露
典故
白:银白色,指白银,泛称钱财。
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不宜在人前显露,以免引起偷骗劫盗等意外祸事。
《二刻拍案惊奇》二一:“盛彦到船相拜,见船中白物堆积,笑道:‘财不露白,金帛满船累累,晃人眼目如此!’”
反义词 财大气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