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杜门不出
拼音 dù mén bù chū
解释 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出处 《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
例子
及党事起,[郑康成]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随隐修经业,杜门不出。
★清·王鸣盛《蛾术编·说人八》
语法 作谓语、宾语;指隐居
典故
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晋书.蔡谟传》:“谟既被废,杜门不出,终日讲诵,教授子弟。”《隋唐演义》八九回:“却说那秦氏兄弟两个人,自遭废斥,即屏居郊外,杜门不出,间有朋友过访,或杯酒叙情,或吟诗遣兴,绝口不谈及朝政。”
近义词 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