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难进易退
拼音 nan jin yi tui
解释 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虑,去官时唯恐不速。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例子 在亲闱喜少惧多之日,实人子~之时。 清·袁枚《上尹制府乞病启》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典故
进:指出仕。
退:指退隐。
意谓不热衷于仕进,而常思引退。
旧指人品格清高,不慕荣利。
语出《孔子家语.儒行解》:“难进而易退,粥粥若无能也。”唐.薛登《请选举择贤才疏》:“希仕者必修贞确不拔之操,行难进易退之规,众议以定其高下。”宋.田锡《泰州谢上状》:“臣每忧致疏遗,惭无裨益。难进易退,辄效古人。”《儒林外史》四六回:“余大先生叹道:‘难进易退,真乃天怀淡定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