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退食自公
拼音 tuì shí zì gōng
解释 减膳以示节俭。指操守廉洁。
出处 《诗经•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例子 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庶政惟私,万民以理,闲庭不忧,~。”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公:公门。
从公家吃饱饭回来。
意谓办完公事回家。
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 ㄨㄟ ㄧˊ wēi yí )委蛇。”晋.葛洪《抱朴子.汉过》:“逮乎近代,道微俗弊……若夙兴夜寐,退食自公,忧劳损益,昧力为政者,谓之小器。”宋.徐铉《唐故朝议大夫太原王君墓志铭》:“铉以世亲之旧,承子妻之知,怨明德之不常,痛祖行之斯在。退食自公,薄送于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