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五行俱下
拼音 wǔ xíng jù xià
解释 指读书敏捷神速。
出处 《三国志•魏志·应瑒传》裴松之注引华峤《汉书》:“瑒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
例子 元·李治《敬斋古今注》第四卷:“应奉读书,~,宋孝武读书奏,能七行俱下,善言其敏也。”
语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典故
汉 孔融《汝颍优劣论》:“汝南 应世叔(应奉字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南史.宋孝武帝》:“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梁书.简文帝纪》:“〔太宗〕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又《昭明太子统传》:“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后遂以形容读书速度极快。
多称赞人资质高,十分聪明。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