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使民以时
拼音 shǐ mín yǐ shí
解释 时:农时。执政者要按照农时使用民力。指在农闲时使用民力,避免影响农业生产。
出处 《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例子 臣闻~,使臣以礼,自古未有不由斯道而致隆平者。 《元史•盖苗传》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时:指农时。
执政者要按照农时,使用民力。
以免影响农业生产。
语出《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人君敬事爱下,使民以时。”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卑宫薄赋,使民以时,崇节俭之清风,肃玉食之明禁。”唐.冯万石《对文词雅丽策》:“使人以时,谨身节用。”(按:“人”当作“民”,唐人避讳改。)宋.徐铉《大唐故匡时启运功臣上柱国彭城威侯刘公神道碑》:“以为富邦必在于务本也,故使民以时,相地之利。”《儿女英雄传》三三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的那个‘时’字,可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说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