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时难得而易失
拼音 shí nán dé ér yì shī
解释 时机难以得到而容易失掉。
出处 《史记•齐世家》:“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寡甚安,殆非就国者也。”
例子 ~,民难安而易危。 宋·苏轼《除范纯仁特授太中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进封高平郡开国侯加食邑实封余如故制》
典故
良好的时机很难得到,却容易丢失。
劝人不要错过时机。
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后汉书.皇甫嵩传》:“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几也。故圣人顺时以动,智者因几以发。”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然臣闻之,难得易失者时也;易遇难见者机也。”也用作劝人爱惜时光之语。
《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故孔子曰:‘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此言时之难得而易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