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书剑飘零
拼音 shū jiàn piāo líng
解释 书剑:书籍和宝剑,指读书做官,仗剑从军。本指做官或从军,离乡背井,飘流在外。后指因求取功名而出门在外、久游未归。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
例子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痴呆,柯于无言难打孩,哀哉,~甚日回。”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典故
书、剑为古代文士随身之物。
指到处飘泊游学。
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小生侯方域,书剑飘零,归家无日。”《凤凰池》四回:“书剑飘零异地春,无心邂逅意中人。”亦作“飘零书剑”。
《金瓶梅》五六回:“如今他虽是飘零书剑,家里也还有一百亩田,三四带房子,整的洁净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