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万物皆备于我
拼音 wàn wù jiē bèi yú wǒ
解释 于:表示被动。万事万物都为我所具备。指世上的一切完全为我所有。
出处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典故
万事万物我都具备了。
古代儒家认为客观世界的一切,都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只要反求诸己,就会得到一切。
这是地道的主观唯心论。
语出《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后泛指自我满足。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其实,‘君子远庖厨也’就是自欺欺人的办法:君子非吃牛肉不可,然而他慈悲,不忍见牛的临死的觳觫,于是走开,等到烧成牛排,然后慢慢的来咀嚼。牛排是决不会‘觳觫’的了,也就和慈悲不再有冲突,于是他心安理得,天趣盎然,剔剔牙齿,摸摸肚子,‘万物皆备于我矣’了。”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明朝诗人陈眉公的含晖楼诗(咏日光)有云:‘朝挂扶桑枝,暮浴咸池水,灵光满大千,半在小楼里。’更能写出万物皆备于我的光明俊伟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