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畏天知命
拼音 wèi tiān zhī mìng
解释 畏:敬服;天:上天;命:命运。指顺从天意,按照命运的安排行事。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
例子 夏、殷、周不以谦让者,~也。 《晋书•宣帝纪》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循规蹈矩
典故
敬畏天意,知所顺从。
谓知天命,识时务。
《后汉书.冯异传》:“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晋书.宣帝纪》:“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
近义词 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