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予末小子
拼音 yú mò xiǎo zǐ
解释 帝王对“先王”时指对自己的称谓。常人用以表示自谦。
出处 《尚书•顾命》:“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
例子 ~,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 《旧五代史•恭帝纪》
语法 作主语、宾语;多用于自谦
典故
古代帝王对“先王”指称自己。
语出《书.顾命》:“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后汉书.明帝纪》:“诏曰:‘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宁。’”《亢仓子.政道篇》:“亢仓子居息壤五年,灵王使祭公致篚帛与纫璐曰:‘予末小子,否德忝位,水旱不时,藉为人君,何以禳之?’”宋.王安石《皇太后三代制九道》:“予末小子,敢忘遗训!”元.罗贯中《风云会》二折:“大周皇帝诏旨: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有归。”也用作常人自谦之辞。
明.章兖《书〈临川文集〉后》:“公之纯疵得失,犹方圆之囿于规矩也。予末小子,安敢复有所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