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郑卫桑间
拼音 zhèng wèi sāng jiān
解释 郑卫:春秋时郑、卫二国;桑间:在濮水之上。指亡国之音。
出处 《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例子 ~,韶虞武象者,羿国之乐也。 秦·李斯《上书秦始皇》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桑间在卫国濮水上。
郑卫、桑间:指春秋战国时产生在郑国、卫国的民间音乐,儒家认为是淫声。
《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秦代李斯《谏逐客书》:“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韶、虞:舜乐名。
武、象:周乐名。
近义词 靡靡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