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罪恶如山
拼音 zuì è rú shān
解释 形容罪恶多而重。
出处 《新唐书•吉顼传》:“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
例子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只为严嵩父子恃宠贪虐,~,引出一个忠臣来,……留下一段轰轰烈烈的话柄。”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罪大恶极。
为唐人吉顼(xū虚)对来俊臣的评价。
吉顼,洛州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进士及第。
武后时因上告刘思礼谋反事,升为右肃政台中丞。
圣历二年(699年)进位宰相。
神龙二年(706年)坐事贬琰川尉。
后死于江都。
来俊臣(651-697年)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武则天时因告密受重用,曾任侍御史、兰台御史等职。
曾与党羽编造《罗织经》,大兴冤狱,前后被他所倾陷者千余家。
后以得罪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下狱,当判死刑。
但武后却迟疑不决。
吉项便利用陪武后游苑的机会,对武后讲道:“来俊臣诬杀忠良,祸国殃民,罪恶如山,处之以死罪,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武后遂下决心将其处死。
【出典】:《新唐书》卷117《吉顼传》4257-4258页:“顼从武后游苑中,因间言:‘臣为陛下耳目,知俊臣状入不出,人以为疑。’后曰:‘朕以俊臣有功,徐思之。’顼曰:‘于安远告虺(huǐ悔)贞反,今为成州司马。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máo矛)贼也,尚何惜?’于是后斩俊臣,而召安远为尚食奉御。”
【例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40:“只为严嵩父子恃宠贪虐,罪恶如山,引出一个忠臣来,……留下一段轰轰烈烈的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