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怪哉冤虫
拼音 guài zāi yuān chóng
解释 【典源】 《艺文类聚》 卷七十二引《东方朔别传》 曰:“武帝幸甘泉,长平坂道中有虫,赤如肝,头目口齿悉具,先驱驰还以报上。上使视之,莫知也。时朔在属车中,令往视焉,朔曰:‘此谓怪气,是必秦狱处也。’上使按地图,果秦狱地。上问朔何以知之,朔曰:‘夫积忧者,得酒而解。’乃取虫置酒中,立消。”《太平御览》卷九四四引《广五行记》 曰:“汉武帝幸甘泉宫,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目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使东方朔视之,对曰:‘此秦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死,咸仰首叹曰:“怪哉!”故名怪哉。此必秦之狱处。’朔又曰:‘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沃之当消。’于是取虫置酒中,须臾糜散。”南朝梁·任昉《述异志》亦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