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伊尹负鼎
拼音 yī yǐn fù dǐng
解释 此典指商朝人伊尹背着鼎锅厨具充当陪嫁家奴,以烹调作比喻劝商汤治天下。伊尹名叫阿衡,想求见商汤,但无门路,便充当有莘(shēn身)氏陪嫁奴仆,背着鼎锅,用烹调滋味比喻施政方法来劝说商汤,遂为商汤重用,辅佐商汤实行王道。后以此典表示寻求机遇,以得帝王赏识、任用;或作出身微贱而有才能之人,遇明主出来理邦治国的典故。此典又作“伊尹佐治”、“荷鼎自进”、“负鼎谒成汤”、“印以负鼎佩”、“尹屈烹饪”。
例子 三国·曹植《殷汤赞》:“桑林之祷,炎灾克偿。伊尹佐治,可谓贤相。” 晋·陆机《遂去赋》:“傅栖岩而神交,伊荷鼎以自进。” 唐·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河宗两日,负鼎而谒成汤;渭水七年,垂钓而逢西伯。” 唐·李白《送梁四归东平》:“殷王期负鼎,汶水起垂竿。” 唐·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印以负鼎佩,门为登坛凿。” 宋·王安石《酬王伯虎》:“说穷且版筑,尹屈唯烹饪。”
典故
《史记》卷3《殷本纪》94页:“伊尹名阿衡。阿衡意欲奸(通“干”,求见)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yìng应)臣(贵族女子陪嫁家奴),负鼎俎(zǔ阻,烹饪牛、羊等祭品器具),以滋味说汤(商汤王),致于王道(古代主张以仁义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