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出乎尔,反乎尔
拼音 chū hū ěr fǎn hū ěr
解释 尔:你。原意是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后指说了话不算数或做了事不认帐,言行前后矛盾。语本《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清.朱翊清《埋忧集》卷一:“知县临验毕,细询始末,笑谓生曰:‘本欲以鬼吓人,而反为人吓死,是所谓出乎尔,反乎尔。’”也作【出尔反尔】。《好逑传》第十一回:“过公子道:‘以乌台之重,成就治下一女子婚姻,纵有些差池,恐也无甚大祸。为何老恩台大人出尔反尔?’”《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洪楝园〈后南柯.立约〉》:“凡贵国所以待敝国的苛例,一一施之于贵国,此之谓出尔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