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铁笛惊龙
拼音 tiě dí jīng lóng
解释 【典源】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开元中,有李谟独步于当时,后禄山乱,流落江东。越州刺史皇甫政月夜泛镜湖,命谟吹笛,谟为之尽妙。倏有一老父泛小舟来听,风骨冷秀。政异之,进而问焉。老父曰:‘某少善此,今闻至音,辄来听耳。’政即以谟笛授之,老父始奏一声,镜湖波浪摇动,数叠之后,笛遂中裂,即探怀中一笛以毕其曲。政视舟下,见二龙翼舟而听。老父曲终以笛付谟,谟吹之,竟不能声,即拜谢以求其法。顷刻,老父入小舟,遂失所在。”《太平广记》卷二○四引唐·李肇《唐国史补》:“李舟好事,尝得村舍烟竹,截以为笛,坚如铁石,以遗李谟。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与同舟人吹,寥亮逸发。俄有客于岸,呼舟请载。既至,请笛而吹,甚为精妙,山石可裂, 谟平生未尝见。 及入破, 呼吸盘擗,应指粉碎,客散不知所之。舟人著记,疑其蛟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