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大鹏 |
同“九万鹏”。唐 元稹《谕宝》诗之二:“千寻豫樟干,九万大鹏歇。” |
九江神仙 |
源见“吴市隐”。指梅福。宋 梅尧臣《读汉书梅子真传》诗:“九江传神仙,会籍隐廛闬。” |
九重宫阙 |
代称皇宫。唐卢宗回《登长安慈恩寺塔》诗: “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 参... |
九仞之功,亏于一篑 |
亏:短缺。参见[九仞一篑]。 |
九万里鹏 |
比喻才华超群者。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林中六月》: “三千年之独鹤, 暂逐鸡... |
九原不可作 |
源见“九原可作”。谓死者不得复生。清 赵翼《读史》诗之九:“当时或有故,事往难推求... |
九原心 |
谓对死者的思念之情。清龚自珍《乙酉除夕梦返故庐见先母及潘氏姑母》诗: “醒犹闻絮语... |
九原风 |
借指萧瑟的墓地之风。金史肃《偶读贾达之邀饭帖有感作诗哭之》: “一幅铭旌送衷挽,白... |
九天直下 |
形容水流发源高,奔腾速,从高空一直落下,蔚为壮观。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日...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
九天:古称天有九重,极言其高远。这里比喻深邃的天子住处。阊阖:宫殿的正门。衣冠:... |
九如颂 |
祝颂长寿之辞。清刘献廷《寿孟仲闲》诗: “寿君以盘觞,何如以文章……为君陈于前,以... |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累:当为“蔂”,盛土的筐子。高达九层的土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行千里路,... |
九州同 |
喻国家的统一。宋代陆游《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 |
九州督 |
借指高官。宋陈与义《再别》诗: “公为九州督,我是半途人。” ●《南史·齐和帝本纪... |
九州箴 |
《汉书.扬雄传赞》:“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晋.晋灼注:“九州之箴也。... |
九年耕,有三年之食 |
经过九年的耕种,可以准备三年的余粮。`16``1`表示古代农业生产的水平不高。语出《礼记... |
九折危途 |
同“九折路”。宋 陆游《东窗》诗:“九折危途寸步艰,至今回首尚心寒。” |
九折危 |
同“九折路”。唐 虞世南《从军行》之一:“马冻重关岭,轮摧九折危。” |
九折坂 |
源见“王尊叱驭”。指曲折险峻的山路。亦喻世事的曲折多变,险恶莫测。明 童冀《次李存... |
九折坡 |
同“九折坂”。宋 楼钥《赵资政园梅篆》诗:“九折坡中经蜀险,八盘岭上趁朝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