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败之辱 |
曹沫 为 鲁 将,与 齐 战,三战三败。 鲁庄公 惧,乃献 遂邑 之地以和。 齐桓公 许与 ... |
三潭印月 |
在 浙江 杭州市 西湖 ,为 西湖 十景之一。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孤山三堤胜迹》:... |
三翮六翼 |
九鼎的别名。《史记·楚世家》:“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 司马贞 索隐:“三翮六翼,... |
三联串票 |
旧时征收田赋用的票据,格式与“三联单”相同。《清文献通考·田赋三》:“﹝ 雍正 八... |
三檐四马 |
三层伞盖、四马并驾的车。为古代贵官之车乘。 明 无名氏 《女真观》第三折:“得了一品... |
三觉侍郎 |
宋 赵叔问 之谑称。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赵叔问 为天官侍郎,肥而喜睡,又厌... |
三襕贴里 |
明 代钦赏显贵内臣的一种服饰之名。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自逆 贤 ... |
三招两式 |
谓武艺不高。招,着数;式,把势,均为武术动作。亦泛指所操之术造诣甚浅。《人民日报... |
三酿五齐 |
泛指醇酒。 清 钱谦益 《<陈鸿节诗集>序》:“譬之於酒,縹清醇酎,三酿五齐,非糟醨... |
三连串票 |
即三联串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谷·三连串票》:“串票者,纳粮花户执之以为据... |
三座大山 |
比喻旧 中国 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大敌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朱德 《纪... |
三书六礼 |
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 |
三十六策 |
犹言三十六计。 元 方回 《记游自次前韵》:“尔来何止师左次,三十六策走上策。” 林... |
三槐之听 |
谓由三公受理诉讼。《后汉书·王允传》:“诚以 允 宜蒙三槐之听,以昭忠贞之心。” 李... |
三节人从 |
宋 代(包括 夏 、 辽 、 金 )出国使节的随员。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近岁衔命出... |
三十六计 |
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来好事者予以附会,凑为三十六实数。其名目为:瞒天... |
三十六书 |
三十六封有关 隋 兵渡 江 的告警文书。 宋 范成大 《胭脂井》诗:“三十六书都莫恨,烦... |
三十六国 |
(1).指 汉 时 西域 诸国。大部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境内。《汉书·西域传序》:“ 西... |
三十六体 |
唐 李商隐 、 温庭筠 、 段成式 皆排行第十六而诗文则以俪偶相夸,世称“三十六体”。... |
三十六鳞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篇》:“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