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布衣 |
南唐 诗人 陈陶 自号。 陶 通释、老,善天文历数,隐居修炼,后不知所终。 宋 叶廷珪 ... |
三影郎中 |
宋 张先 ,号 张三影 。以其曾官郎中,故称“三影郎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 |
三徵七辟 |
谓累次征召。征,天子之召;辟,州郡之召。《晋书·孝友传·王裒》:“於是隐居教授,... |
三摩鉢提 |
梵文音译。犹三昧。鉢,亦作“ 钵 ”。 宋 苏轼 《宝月大师塔铭》:“师於佛事虽若有为... |
三臡八葅 |
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明 王世贞 《艺苑巵言》卷五:“吾所以録此者,谓... |
三角关系 |
◎ [triangle relation] 涉及三个人的一种局面;尤指两男恋一女或两女恋一男的局面和所... |
三步见方 |
原谓将战时,兵士出阵行三步以示勇。后以指将舞时三顿足以为节。《史记·乐书》:“先... |
三言二拍 |
五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指 明 冯梦龙 纂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
三红秀才 |
宋 应子和 工诗,有名句“两岸夕阳红”、“蜡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时人称为“... |
三揖三让 |
古代迎宾之礼。《周礼·秋官·司仪》:“宾三揖三让,登,再拜授币。” 郑玄 注:“三... |
三元白法 |
术数家计算甲子的方法。 清 黄宗羲 《七怪》:“形法,理之显者也;方位,理之晦者也。... |
三不足畏 |
宋 王安石 为变法而指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主张,简称“三不... |
三公山碑 |
汉 光和 四年祀 三公山 的碑刻。文字漶甚,旧拓亦仅残存三、四百字。隶书二十四行,行... |
三老四严 |
缩略语。“三老”指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指干革命... |
三回五解 |
犹三番五次。 元 高文秀 《黑旋风》楔子:“我恰纔嘱付了三回五解。” |
三注三唱 |
唐 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 |
三荒五月 |
指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时期。 萧三 《红军打来晴了天》:“三荒五月有饭吃,九冬十月有衣... |
三查三整 |
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结合土地改革所进行的整党整军的一个重要运动。“三查... |
三昧真火 |
道教谓元神、元气、元精函藏修炼能生真火,谓之三昧真火。《药王救苦忠孝宝卷·思藐救... |
三梢末尾 |
犹言结局,结果。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待粧个老实,学三从四德,争奈是匪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