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混俗和光
拼音 hùn sú hé guāng
解释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指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典册高文,不晓是翰墨林中大手;淫词艳曲,多认作繁华队里当家。只得混俗和光,偷闲寄傲。见作开封监税,权为吏隐金门。”
例子 贫道~,常於闹市之中,口发狂言,串拖二八金钱,每与孩童嬉戏游翫。 明·无名氏《李云卿》第一折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
典故
混俗:与世俗混同。
和光:混和所有光彩。
谓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与世俗浑然相处。
唐.吕岩《绝句》:“或为道士或为僧,混俗和光别有能。”明.李贽《焚书.复焦弱侯》:“况乎以一时之喜怒,一人之爱憎,而欲视天下高蹈远引之士,混俗和光之徒,皮毛臭秽之夫,如周、丘其人者哉!”明.无名氏《李云卿》头折:“贫道混俗和光,常于闹市之中,口发狂言,串拖二八金钱,每与孩童嬉戏游玩,人皆见而恶之。”亦作“浑俗和光”。
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西游记》一二回:“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
近义词 浑俗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