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明心见性
拼音 míng xīn jiàn xìng
解释 ①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出处 《元史•仁宗纪三》:“仁宗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语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
例子 他说了半天,并没个~之谈,不过说些什么“文章经济”。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谓摒弃世俗的一切意识,大彻大悟,显现人的本性。
《元史.仁宗纪三》:“仁宗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清.郑燮《焦山读书寄四弟墨》:“和尚是佛之罪人,杀盗淫妄,贪婪势利,无复明心见性之规。”《儿女英雄传》一回:“自己割舍了储君的尊严富贵,立地削发出家,明心见性,修成个无声无色,无臭无味,无触无法的不坏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