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无幽不烛
拼音 wú yōu bù zhú
解释 黝暗处无不被照亮。比喻明察隐微。
出处 《周书•达奚武传》:“但神道聪明,无幽不烛,感公至诚,甘泽斯应。”
例子 唐·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圣君垂拱南面,穆清而居,大明广运,~。”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幽:黑暗。
烛:点上蜡烛,意谓照亮。
没有一个地方不被照亮,比喻恩德施及四方。
庾羲,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
庾亮之子,曾官居吴国内史,其时,晋穆帝司马聃颇好文雅,但朝政混乱,庾羲便至郡献诗,诗中颇存讽谏之意,于是又上表说:“陛下以圣明之德,振兴唐虞之化,但却频起劳役,百姓凋弊,往时汉文帝于隆盛之日,生活十分俭约,贾谊还上疏主张积贮。将古比今,所以更加忧惧。这些,本不须我多嘴,世人有目共睹,陛下洞察一切,德泽布及四方,只是我累世受国恩,想尽一点微薄之力。”
【出典】:《晋书》卷73《庾羲传》1925页:“陛下明鉴天挺,无幽不烛,弘济之道,岂待瞽言。臣受恩奕世,思尽丝发。”
【例句】:唐·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陁罗尼幢颂》:“圣君垂拱南面,穆清而居,大明广运,无幽不烛。” 唐·罗隐《两地书·下·爱憎》:“夫日之明也,无幽不烛,盖之以重云,则光辉莫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