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以天下为己任
拼音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解释 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出处 《南史·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例子
经过这样磨炼成长起来的青年,才会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人民日报》1965.6.1
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到排挤,只好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卫国也没得到卫灵公的重视,他努力推销他的仁政,得不到当权者的认同,只好再次启程,在去匡城的途中感慨自己以天下为己任,到了花甲之年还在奔波,没有一个安身之所
典故
把天下安危治乱看作是自己的责任。
表示胸怀治国救民的大志。
语出《三国志.魏志.杨阜传》:“阜常侃然以天下为己任。”《北齐书.崔暹传》:“暹忧国如家,以天下为己任。”《隋书.高熲传》:“熲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引进贞良,以天下为己任。”《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崇韬位兼将相,复领节旄,以天下为己任。”《宋史.赵普传》:“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为己任。”明.杨继盛《与继津年兄书》:“仰读手教,足见足下以天下为己任,敬羡敬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