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白衣尚书
拼音 bái yī shàng shū
解释 东汉 郑均 的称号。《东观汉记·郑均传》:“ 均 屡辟不诣,公车特徵,拜侍御史,月餘迁尚书, 肃宗 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帝东边过 任城 ,乃幸 均 舍,勑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 唐 李白 《任城县厅壁记》:“ 青
典故
《东观汉记》卷十八《郑均》:“郑均字仲虞,任城人也。……淡泊无欲,清静自守,不慕游宦。……均屡辟不诣,公车特征,拜侍御史,月余,迁尚书。肃宗(汉章帝刘炟dā)敬重之。后以病告归。均遣子英奉章诣阙。诏见英,向均所苦,赐以冠、帻、钱、布。元和元年(公元84年),与毛义(以孝行著称,曾为安阳令,后举贤良,再征不仕)各赐羊一头,酒二斗,终其身。帝东巡过任城,乃幸均舍。敕赐尚书禄以终其身。故时人号为‘白衣尚书’。”
古代未出仕的人所穿的衣服称为“白衣”。
郑均病休还乡,本已成了“白衣”,但复受皇帝恩赐尚书奉禄,故称“白衣尚书”。
唐.刘禹锡《酬宣州崔大夫见寄》诗:“白衣曾拜汉尚书,今日恩光到敝庐。”此即用郑均事,喻写现实受到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