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诚悬笔谏
拼音 chéng xuán bǐ jiàn
解释 指 唐 柳公权 以书法进谏 唐穆宗 事。 诚悬 , 公权 字。语本《新唐书·柳公权传》:“帝问 公权 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 公权 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諫也。” 宋 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之二:
典故
诚悬,唐柳公权之字。
柳公权借谈书法向皇帝进谏。
后以此典赞誉刚正不阿,直言善谏。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著名书法家。
历仕穆、敬、文、武、宣诸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
公权学识渊博,淹贯诗、书、春秋、国语诸经,而尤以书法著称。
他初学王羲之,后遍阅近代笔法,受益于欧阳询、颜真卿,而又别出新意,自成一家。
其书法结构严紧,险中生态,枯润纤秾,掩映相发,笔力瘦劲,方圆并妙,体势劲媚。
当时大臣家的碑志,非出自他的手笔,其子孙就会被视为不孝。
一些国家进贡的使臣,也另外拿出钱财购求他的笔墨。
他与颜真卿并称“颜柳”,并有“颜筋柳骨”之谓。
公权生性刚正,直言善谏,不计较个人得失。
一次,唐穆宗向其请教书法。
他回答说:“心要正笔才能正,笔正才算得上书法。”当时穆宗荒滛奢侈,因而他故意这样讲。
穆宗也明白公权是在借书法为进谏。
【出典】:《新唐书》卷163《柳公权传》5029页:“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例句】:宋·苏轼《苏轼诗集》卷11《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之二:“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