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上清童子
拼音 shàng qīng tóng zǐ
解释 钱的别名。
出处 唐·郑还古《博异志》:“贞观中岑文本于山顶避暑,有叩门云:上清童子。岑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答云:此上清五铢服。”
典故
唐 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载:相传贞观年间,岑文本避暑山亭,有一“上清童子元宝”进见。
语毕,送之出亭,于墙下忽然不见。
掘地,得古钱一枚,乃悟“上清童子”为铜名,“元宝”为钱文。
后遂以“上清童子”为钱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昔有钱精,自称‘上清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