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神色不挠
拼音 shén sè bù náo
解释 神态脸色没有改变。
出处 《旧唐书•徐有功传》:“常于殿庭论奏曲直,则天厉色诘之,左右莫不悚栗,有功神色不挠,争之弥切。”
例子 帝怒,立召仁朗面诘之,至殿门,命去冠带。仁朗~。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
语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典故
神态脸色无所改变。
《太平广记》卷三五○引李孜《纂异记》:“庖人炙羊方熟。有黄衫者据盘而坐,仆夫连叱,神色不挠。”亦作“神色不动”。
《太平广记》卷一六引李复言《续玄怪录》:“俄而猛虎毒龙,狻猊狮子,蝮蝎万计,哮吼拿攫而争前欲搏噬,或跳过其上,子春神色不动。”
近义词 神色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