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竹林之游
拼音 zhú lí zhī yóu
解释 指无视名利的正人君子之间的交往。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於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例子 戎每与籍为~,戎尝后至。(《晋书•王戎传》)
语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偏正 晋代阮籍、嵇康等七人,崇老庄,轻礼法,游避尘俗,志趣相近,常宴集于竹林间交游。
比喻君子之交。
《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世所谓‘竹林七贤’也。”△褒义。
多用于描写淡泊名利的君子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