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僧祇劫 |
佛教语。谓无数极长之时节。 晋 法显 《佛国记》:“菩萨从三阿僧祇劫,苦行不惜身命。... |
阿忒迷失 |
古蒙古语。指六十。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亦有以畏吾语命... |
阿伽陀药 |
梵语Agada的音译。意为万应灵药。《百喻经》书末偈语:“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 |
阿毗达磨 |
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或译为“阿毗曇”。(1)指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成就佛... |
阿权膴仕 |
阿附权势,以求得高位厚禄。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 璂 则不能无辨:尝考党人之内... |
阿唿地狱 |
佛教语。谓甚苦之地狱。《法苑珠林》卷十一:“此诸众生受严、切苦、逼迫之时,叫唤而... |
阿基米德 |
(前287-前212)古希腊学者。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今意大利锡拉库萨)。确定了许多物体表... |
阿迦嚧香 |
沉香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沉香》﹝释名﹞:“沉水香,蜜香……《南越... |
阿芙蓉膏 |
熬制成黑色胶状的鸦片。 清 蕊珠旧史 《京尘杂录·长安看花记》:“丁酉夏,服阿芙蓉膏... |
阿伽门农 |
希腊神话中的迈锡尼王。因弟媳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诱走,组织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 |
阿赖耶识 |
亦作“ 阿黎耶识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 |
阿郎杂碎 |
方言。罗唆麻烦。《醒世姻缘传》第七一回:“平白地给我磕甚么头?阿郎杂碎的,我见他... |
阿拉巴图 |
满语。奴隶。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西域用兵始末》:“当是时, 大策零 王孙 达瓦齐 与... |
阿剌吉酒 |
烧酒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烧酒》﹝释名﹞:“火酒,阿剌吉酒。” 清... |
阿梨诃咃 |
草名。荜茇的别称。气热味辛香,可入药用。子可作调味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 |
阿罗汉果 |
佛教语。小乘谓断一切嗜欲和烦恼并出三界生死者,称为得到阿罗汉果。《百喻经·三重楼... |
阿罗耶识 |
即阿赖耶识。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臧者,瑜伽师所谓阿罗耶识(此从 真諦 译... |
阿那波那 |
梵语译音。意译为数息观。佛教静修之法,数鼻息的出入,使心境恬静宁一。 清 龚自珍 《... |
阿耨达池 |
梵语Anavatapta的译音。意译为“无热恼”。池名。 唐 代称为 无热恼池 。此池在五 印度... |
阿耨达山 |
即 昆仑山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 炎火 而浮 弱水 兮”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