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比量 |
古 印度 因明学的推理方法。因明法之宗、因、喻称三支。以因、喻论证宗,称比量。整个... |
三日成魄 |
谓月尽后三日乃有微光。《礼记·乡饮酒义》:“月者三日则成魄,三月则成时。” 孔颖达... |
三日曲水 |
指三月三日聚集在环曲水渠之旁进行的流觞宴饮活动。《晋书·束晳传》:“ 武帝 尝问 挚... |
三月三日 |
即上巳节。 汉 以前取农历三月上旬之巳日, 三国 魏 以后改用三月三日,不用上巳。见《... |
三方五氏 |
太平天囯 避“皇”及“上帝”讳,称三皇五帝为三方五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 |
三尺之木 |
指琴。 汉 王充 《论衡·感虚》:“三尺之木,数絃之声,感动天地,何其神也?” 黄晖... |
三尺之孤 |
指幼小的孤儿。语本《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 |
三尺青蛇 |
喻剑。 明 梅鼎祚 《崑崙奴》第二折:“腰悬着百鍊鎚,胸掛着双文镜,袖三尺青蛇炯炯,... |
三尺枯桐 |
三尺桐。 清 程先贞 《听张八娘弹琴》诗:“三尺枯桐七缕丝,开囊自拂秋云帕。”详“ ... |
三尺秋霜 |
喻剑。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犯着咱三尺秋霜,管教你登时落叶黄。” |
三尺焦桐 |
指琴。 汉 蔡邕 有焦尾琴,故称。 唐 李洞 《毙驴》诗:“三尺焦桐背残月,一条藜杖卓... |
三世同爨 |
谓三代人在一起吃饭,和睦共处。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博陵 崔倕 ,緦麻亲三... |
三生杜牧 |
三生: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杜牧:唐代诗人,好作冶游,有才华。比喻风流才子... |
三代人物 |
宋 遗民 刘辰翁 自号。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刘须溪》:“ 宋 亡之后, 刘公 ( 刘辰翁... |
三百五篇 |
指《诗经》。《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餘篇,及至 孔子 ,去其重,取可施於礼... |
三同一片 |
指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五... |
三言之道 |
三句为政之道。《礼记·哀公问》:“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 孔子 对曰:‘夫妇别... |
三品秀才 |
宋 章珉 的外号。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 章 学士 珉 为布衣,以宰相自许,高... |
三品蒭豆 |
精美的饲料。其值与三品官俸相等,故称。《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君独不见立... |
三科九旨 |
汉 代《公羊》学家谓《春秋》书法有三科九旨。即于三段中寓九种旨意。有 何休 、 宋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