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刀阔斧
拼音 dà dāo kuò fǔ
解释 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八回:“当下催军劫寨,大刀阔斧,杀将进去。”
例子 世界上原有两种人:一种是大刀阔斧的人,一种是细针密线的人。(朱自清《山野掇拾》)
语法 作状语、谓语、定语;指果断迅速
典故
原指两种兵器。
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
《水浒传》三四回:“秦明辞了知府,飞身上马,摆开队伍,催趱军兵,大刀阔斧,径奔清风寨来。”后比喻办事果断有魄力。
茅盾《子夜》五:“然而真奇怪。向来是气魄不凡,动辄大刀阔斧的吴荪甫此时却沉着脸儿沉吟了。”
近义词 雷厉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