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甲胄生虮虱
拼音 jiǎ xhòu shēng jī shī
解释 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
出处 《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归。”
例子 自陛下十五年起义图霸,为雪家仇国耻,甲胄生虮虱,黎人困输挽。 《旧五代史•郭崇韬传》
典故
甲胄:古代战士用的铠甲和头盔。
虮虱( ㄕ shī ):虱子和虱卵。
战士的铠甲和头盔上生出了虱子和虱卵。
形容战乱历时之久。
语出《尉缭子.武议》:“起兵直使甲胄生虮虱者,必为吾所效用也。”《韩非子.喻老》:“天下无道,攻击不休,相守数年不已,甲胄生虮虱。”《淮南子.汜论训》:“礼义绝,纲纪废,强弱相乘,力征相攘,甲胄生虮虱,燕雀处帷幄,而兵不休息。”作〔介胄生虮虱〕。
介胄:即甲胄。
《史记.主父偃列传》:“于是强国务攻,弱国备守,合从连横,驰车击毂,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恕。”《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八年》:“操谓(辛)毗曰:‘谭必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显甫(袁谭字)见显思(袁尚字)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阅,国分为二,连年战伐,介胄生虮虱。此乃天亡尚之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