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自鸣得意
拼音 zì míng dé yì
解释 鸣:表示,以为。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例子 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
语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以为是
歇后语 闹钟打哈哈;枯树上的知了
典故
鸣:表示。
自己表现自己,显得十分称心如意。
明.沈德符《野获编.昙花记》:“近年屠作昙花记。忽以木清泰为主,尝怪其无谓。一日遇屠于武林,命其家僮演此曲,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聊斋志异.江城》:“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梁启超《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吾雅不愿采撷隔墙桃李之繁葩,缀结于吾家杉松之老干,而沾沾自鸣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