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自命不凡
拼音 zì mìng bù fán
解释 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出处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例子 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清高
歇后语 黄鼠狼戴缨帽儿
典故
命:称道。
凡:平凡。
自以为了不起。
形容高傲自负的态度。
《聊斋志异.杨大洪》:“大洪杨先生涟,微时为楚名儒,自命不凡。”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道学的兴起表示书生的地位加高,责任加重,他们更其自命不凡了。”亦作“自负不凡”。
负:倚持。
《儿女英雄传》一八回:“姑娘,你且莫自负不凡,把天下英雄一笔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