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登峰造极
拼音 dēng fēng zào jí
解释 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例子 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到达极高的境地
歇后语 癞蛤蟆跳上金銮殿
典故
比喻学问、技能的造诣很深,或指达到顶点。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佛经以为,祛练神明,则圣人可致。简文云:‘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注引释氏经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能修智慧,断烦恼,万行具足,便成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