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高不成低不就
拼音 gāo bù chéng dī bù jiù
解释 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出处 宋·陈师道《宿柴城》诗:“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例子
其实我也早留心了,不过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冰心《冬儿姑娘》
典故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过善只因是个爱女,要觅个𠾏嗻女婿为配,所以高不成,低不就,拣择了多少子弟,没个中意的,蹉跎至今。”此典多用于婚姻问题的举棋不定,高贵人家攀不上,低下人家又看不中。
也指大事干不成,小事不愿做,结果岁月蹉跎,一事无成。
明.沈受先《三元记.托媒》:“在此久矣,只因高不成,低不就,今日冯官人却好。”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有怜他的,要荐他做馆教学,又有诚实人家嫌他是个杂板令。高不凑,低不就,打从帮闲的、处馆的两项人见了他,也就做鬼脸,把‘倒运’两字笑他,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