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兵于农
拼音 yù bīng yú nóng
解释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出处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例子 无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典故
寓:寄寓,包含。
把武装力量寄寓在农民之中。
即对青壮农民加以组织训练,平时从事农业生产,战时杀敌。
清.侯方域《代司徒公屯田奏议》:“皇帝初定制,每卫所军士,以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冲缓为差。盖即先王寓兵于农之意,无事为农,有事即军也。”《读通鉴论.汉文帝》:“寓兵于农之法,后世不可行于腹里,而可行于塞徼(jiào)。”(腹里:指内地。塞徼:指边疆。)同书《梁简文帝》:“三代寓兵于农,封建之天下相承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