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山走石泣
拼音 shān zǒu shí qì
解释 山在变动,石头在哭泣。原指桀施暴政即将灭亡。后泛指暴虐的政权即将灭亡。
出处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桀时泰山,山走石泣。先儒曰:‘桀之所将亡,泰山三日泣,今泰山山石远望之若人泣,盖是也。’周武谓周公曰:‘桀为不道,走山泣石。’”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典故
并列 山移动,石头哭泣。
旧以为暴政将亡的预兆。
语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桀时泰山,山走石泣。先儒说:桀之将亡,泰山三日泣。今泰山山石,远望之,若人泣,盖是也。”△可用鼓动人反抗暴政。
事实不存在。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