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
若:如,及。`16``1`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语出《孟子.尽心上》:... |
不能免俗,为复尔耳 |
俗:习俗。尔:如此,这样。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不能摆脱一般习俗... |
不能欺,不忍欺,不敢欺 |
参见:三不欺 |
不虚美,不隐善 |
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卷六二):“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 |
不虚美,不隐恶 |
不虚报美好的,不隐瞒丑恶的。`16``1`表示记事符合实际。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 |
不虞之誉,求全之毁 |
见〔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
不看见足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使心思不被扰乱。`16``1`古代道家主张“无为”、“无欲”保... |
不见贾生,自以过之,乃今不及 |
贾生:贾谊。`16``1`这本是汉文帝召见久别的贾谊,聆听他一番议论后的感受。后也用作一... |
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
不形之于言,而天下皆能相信,则在于德行的深厚。语出《易.系辞上》:“默而成之,不... |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
不识不知:犹言不知古今。形容先民淳朴。帝:天帝,即自然。则:法则。`16``1`不知古今...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缘:因。`16``1`表示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是因为受事物本身的局限。语出宋.苏轼《题西... |
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 |
褒妲:即周幽王的皇后褒姒和殷纣王的妃子妲己。`16``1`没听说夏殷两朝衰败时,两朝君主... |
不鸣则矣,一鸣惊人 |
不叫则罢,开口一叫就令人震惊。比喻平时默默无闻,一旦行动起来便不同凡响。《史记.... |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参军鲍照,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 |
采椽不斫,茅茨不翦 |
见【茅茨不翦,采椽不斫】(660页)。 |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
采:采摘。葑:蔓菁,俗名大头菜。菲:萝卜。以:用。下体:指根茎。葑菲的根和叶皆可... |
藏之名山,传之同好 |
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藏之秘阁,副在三馆 |
泛指珍藏。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中国在刻版还未发达的时候,有一部好书,... |
草头木脚,陷人倒卓 |
隐指苏绅和梁适,后世借喻奸邪小人。草头,为“苏”的字头;... |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
恻隐:同情,怜悯。`16``1`同情心,每个人都有。语出《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