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
哀莫大于心死 | 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
爱博而情不专 |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
百闻不如一见 |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百星不如一月 |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卑之无甚高论 | 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
彼一时,此一时 |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毕其功于一役 |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
表壮不如里壮 |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
不打不成相识 |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不得已而为之 |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法古不修今 |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不可同日而语 | 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
不怕官,只怕管 |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不自由,毋宁死 | 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
不足为外人道 |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
长安居大不易 |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
嗔拳不打笑面 | 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
陈谷子烂芝麻 | 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
吃一堑,长一智 | 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
吹皱一池春水 | 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
此一时,彼一时 | 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丹之所藏者赤 | 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 |
当面锣,对面鼓 | 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 |
丁是丁,卯是卯 |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
钉是钉,铆是铆 |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
东风压倒西风 | 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
耳闻不如目见 |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
反其道而行之 | 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
放长线钓大鱼 | 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
丰年玉荒年谷 | 比喻有用的人才。 |
蜂虿作于怀袖 |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
风从虎,云从龙 |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
风马牛不相及 |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
敢怒而不敢言 | 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
高不成,低不就 | 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 |
割鸡焉用牛刀 |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歌于斯,哭于斯 | 歌唱在这里,哭泣在这里。指安居的家宅。 |
恭敬不如从命 | 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
觥饭不及壶飧 | 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
狗彘不食其余 |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
顾左右而言他 | 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
挂羊头,卖狗肉 |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
贵冠履轻头足 |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
过屠门而大嚼 |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