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画 |
指描写山水景物为主的诗歌有画意。元代黄溍《苕溪风雨中章德茂同泛》诗:“为君留此有... |
有意袍 |
源见“绨袍惠”。喻指友人所赠深含情意的寒衣。宋 范成大《春晚即事留游子明王仲显》诗... |
有脚春 |
同“有脚阳春”。宋 姚勉《沁园春.送权倅许张干》词:“苏醒枯鱼,剔除深蠹,个是人间... |
有道碑 |
源见“郭泰碑铭”。指汉 蔡邕为名士郭泰(字有道)写的墓志碑铭。借指名士之墓碑。柳亚子... |
有龙屠 |
比喻得以使用才艺。唐罗隐《钟陵见杨秀才》诗: “只觉流年如乌逝,不知何处有龙屠。”... |
油壁车 |
《玉台新咏》卷十《钱塘苏小小歌》:“妾乘油壁车,郎骑青𩨂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 |
游山屐 |
源见“谢公屐”。一种前后齿均可装卸的木屐,用于游山,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宋 刘... |
輶轩使 |
同“輶轩”。《文选.张协〈七命〉》“语不传于輶轩”李善注引《风俗通》:“周 秦常以... |
于飞愿 |
源见“卜凤”。比喻男女相爱的感情和结为夫妇的愿望。元 关汉卿《新水令》套曲:“闲凭... |
御沟红 |
同“御沟题红”。清 徐述夔《五色石.选琴瑟》:“新诗随意补,何必御沟红?” |
愚公谷 |
汉.刘向《说苑.政理》:“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
渔阳变 |
源见“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叛乱。清 洪昇《长生殿.传概》:“唐明皇欢好霓裳宴,杨贵... |
渔阳挝 |
同“渔阳掺挝”。宋 苏轼《兴龙节侍宴》诗:“幅巾起作《鸜鹆舞》,叠鼓谁掺《渔阳挝》... |
渔阳掺 |
同“渔阳掺挝”。北周 庾信《夜听捣衣》诗:“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唐 ... |
渔阳操 |
同“渔阳掺挝”。唐 孟郊《送淡公》诗之三:“笑伊《渔阳操》,空恃文章多。” |
渔阳曲 |
同“渔阳掺挝”。南朝 梁 王僧孺《咏捣衣》:“散度《广陵》音,掺写《渔阳曲》。”宋... |
渔阳鼓 |
同“渔阳掺挝”。清 曹寅《玲珑四犯.雨夜听琵琶》词:“半天忽击《渔阳鼓》,四条弦,... |
玉人埋 |
同“玉树泥埋”。明 汤显祖《哭徐先生墓》诗:“飞舄兰陵给事中,玉人埋处郁葱茏。” |
玉人车 |
源见“看杀卫玠”。称颂他人仪容俊美,有风采。唐 卢纶《送浑鍊归觐却赴阙庭》诗:“明... |
玉兔毫 |
源见“玉兔”。白兔的毫毛。喻月亮的光芒。唐 李群玉《七月十五夜看月》诗:“下射长鲸... |